四川的这个新“工友”,为何让外交部发言人转发点赞?

7月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海外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中国造”人形机器人在工厂里搬运箱子的短视频,引得海外网友纷纷点赞。

四川的这个新“工友”,为何让外交部发言人转发点赞?插图

这条视频是7月9日,位于绵阳市涪城区的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启的一场直播活动:在生产车间内,机器人自主搬运重达15公斤的箱子,在3个小时的直播中,共搬运了800多个周转箱,全程0失误,充分展现了其在长时间、高强度、动态干扰环境下的稳定作业能力。

机器人进厂打工的效率究竟如何?距离大规模运用还有多远?巧了,17日,记者正在富临精工生产车间,与机器人近距离接触,它的活儿干得如何?记者带你看看。

一走进富临精工的生产车间,仿佛走入了一个机器人的世界:各式各样的机械臂、不同功能的工业机器人各司其职,发出震耳的轰鸣声,但最令人瞩目的还是刚进厂1个月的人形机器人。

弯腰、伸手、夹紧,转身、松手……一个原本叠放在物料堆里的15公斤重的物料箱,稳稳地落在了不远处的料架上,整个过程,人形机器人大约用时45秒。

四川的这个新“工友”,为何让外交部发言人转发点赞?插图1

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人正在搬运货物

“工厂里面的物料堆放的位置是不固定的,这就导致了很多机械臂、工业机器人无法完成。”富临精工机器人应用小组项目负责人潘昊介绍,这款人形机器人具备了自主识别和自主规划路径能力,能够处理码放不规范的物料堆。

记者注意到,在搬运工作中,机器人会有一个往外拉的动作。“为了让机器人学会这个动作,我们的工程师们进行了多次‘教导’。”潘昊说,对于紧密堆放的箱体堆,机器人往往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这个动作,目的是为了给另外一只手腾出“下手”的空间。

作为一名“新员工”,人形机器还处于“实习期”,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能够帮助工人们完成搬运等重复性较高的一些工作。对于它的未来,潘昊充满信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形机器人将会在更多生产环节得到广泛应用。”

本篇文章来源于【川观新闻】

成都全城再生资源回收,详情咨询电话:18782191329。欢迎垂询。https://www.prnss.cn/164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782191329

电话咨询获取优惠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