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

图片

演员黄轩、金晨新剧取过景的太平老街,姚滩湿地“玩一次就上头”的桨板和皮划艇,杜甫吟诗的修觉山,全国首个大田星空音乐会,让人垂涎欲滴的黄辣丁……来自上海的林先生对成都的念想正在进一步加深。每逢周末,群里的成都同学动不动就发一些新奇好玩的旅游照片。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1

花田火锅 摄影:李勇


此次终于有机会来成都玩,除了去看大熊猫花花,他的手机备忘录里,满满当当记着这些新津的“必玩清单”。


拥有众多独特文旅资源的新津,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像林先生这样,追求闲适、体验玩法的市民游客。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2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3

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一景 摄影:周勇良


7月31日,中共成都市新津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推进文商农旅体融合发展 加快打造天府微度假首选地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塑造“古蜀之源·诗画新津”文旅品牌,加快打造“诗意闲适、近悦远来”的天府微度假首选地。


通过积极打造“古蜀宝墩”文化名片、“千年鱼味”美食名片、“天府农博”乡旅名片、“花漾新津”赏花名片、“水城双赛”运动名片这5张名片,加速构建“一核三片六廊”的全域文旅空间格局。


考古研学、数字焕新、业态上新……

这里的名胜古迹会“说话”

新津的底蕴,藏在4500年前的宝墩遗址里。不久前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里出土的陶片古人手指纹,也被印刻在成都世运会的采火棒上,寓意古今对话,向全球“讲述”“古蜀宝墩”的文化魅力。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4

宝墩遗址 摄影:李凤刚


宝墩遗址也是成都家长带娃研学的热门地。遗址公园还联合成都市考古研究院专门打造了研学基地,小朋友们可亲手参与陶器修复。


15分钟步行距离外的玉龙村,古原茶室、栯禾茶宿……开在村子里的茶室,为参观宝墩遗址的游客提供了“无缝链接”的休闲玩法。


“上午带娃在宝墩研学,下午在附近的乡村茶室喝茶,赏田园风景,很惬意。”家住武侯区的陶先生笑着说。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5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6

乡村茶室


最近,这里正积极拓宽遗址公园“朋友圈”,通过加强与良渚遗址交流,一个“东看良渚、西游宝墩”的长江文明文旅品牌正逐渐形成。


历史文脉的保护,不止于遗址。千年文化地标修觉山,也在今年4月完成了“焕新升级”,这座李隆基、杜甫都驻足过的文化名山,留下了他们“传诵千年”的诗篇。凭借尊师重教亭、洗墨池等厚重历史底蕴,“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的大美景致,让这里成为“跟着诗词来旅行”的人气打卡地。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7

远眺修觉山 摄影:何宗孝


“名人来过,感觉就是不一样。”专程从绵阳过来的杨先生感慨道。


有着“武阳胜景”美誉的新津黄鹤楼,如今已被改造成当地首个文物数字展览新场景,通过多点触控屏,市民游客可实现“沉浸式”云游观音寺。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8

黄鹤楼一景


“在屏幕上‘点亮’壁画,像游戏一样通关,挺有趣的。”来自泸州的“壁画迷”李女士惊喜说到,曾多次去过莫高窟的她,专门来新津,就为一睹新津观音寺“蜀中小敦煌”的风采。


另一边,有着百年历史,地铁可直达的太平老街,至今仍保留青瓦坡顶的建筑风貌,并引入咖啡屋、文艺茶铺等新业态。前不久,多位市民曾在这里偶遇黄轩、金晨等明星在此拍戏,也吸引了更多游客慕名“打卡”。


千年龙舟打动外国友人

“跟着赛事游新津”加速“出圈”

端午期间,到新津参加天府端午龙舟会,已刻进成都人的DNA。


这一流动的东方美学,也吸引了外国游客的目光。“我第一次来中国看龙舟赛,就像大熊猫一样,我很喜欢。”今年端午在成都旅游的美国游客Cyndie兴奋地表示。


同样兴奋的还有德国留学生Wiebke,被现场活动震撼的她,通过社交媒体,实时与远在德国的亲朋好友分享喜悦。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9

龙舟赛比赛现场 摄影:雷云


龙舟也成了新的流量“代名词”。今年端午,近百位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达人来到新津拍摄龙舟和当地美景美食,让成都端午旅游冲上全国热搜榜,大幅提升新津“龙舟之乡”知名度。


抖音百万级粉丝达人“葡小映”兴奋地表示,“龙舟会人气旺,当然得来‘蹭’流量咯!”和她一样,越来越多的达人因新津“现象级”的民俗文化体验名片,获取了大量创作灵感。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10

龙舟赛一景


在这里,白鹤滩露营、斑竹林戏水、象鼻山观日、通济堰怀古、五津渡泛舟等不同文旅消费潮流和宝墩探秘、九莲赏画、纯阳观亭、老君问道、修觉揽胜等文化IP,让游客流连忘返。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11

象鼻山 摄影:赵翔


如果龙舟会是“传统IP”,那成都赛艇公开赛则是当地另一张“国际名片”。继去年成功“出圈”后,依托岷江水域的良好条件,新津将继续举办赛艇赛,吸引世界名校学子来蓉参赛。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12

赛艇赛 摄影:何宗孝


“赛事+”也正激活全域活力。国际自行车车迷赛、全国扁带锦标赛……一场场国家级省级赛事,持续点燃市民热情,激发“跟着赛事游新津”的澎湃活力。


“现在的新津,好像每月都有赛事,周周都有活动。”当地市民郭先生感慨道,“以前周末不知道去哪,现在可玩的太多了!”


变着“花漾”宠游客

新玩法有趣又贴心

一口一口将春天烫进火锅里的花田火锅,将春天喝进肚子里的花田咖啡,早已俘获了成都人的胃,每年的冬末初春,天府农博岛盛开的油菜花田,已是每个成都人的朋友圈C位打卡地。


在这里,全国首个大田星空音乐会、禾苗主题儿童音乐剧……一个个“天府农博”乡旅名片新场景不断登场。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13

大田星空音乐会


而在田野深处,不久前,西南首家泰国豪华酒店品牌都喜也正式投运,为城市“微度假”提供多样性选择。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14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15

都喜酒店鸟瞰图


“酒店泳池的全景落地窗,让我仿佛在丛林秘境畅游一样,整个身心都得到了放松。”郫都区的杨先生表示。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16

酒店游泳池


春天去新津赏梨花,是成都人心里早有的默契。而今年,这片白色花海让不少市民感慨,新津也太宠游客了。


原来,为让大家舒心赏花,解决“怎么看、何时看、在哪看”等问题,当地专门创意推出“梨花指数播报”,坚持每日实地探访,及时播报信息,把赏花的细节安排得明明白白,方便市民出游。


“随时在更新,这样的服务怎能不吸引我?”来自双流区的黄先生,对新津梨花的播报服务赞不绝口。


加速推进文商农旅体融合发展,新津正推动赏花经济从“春日限定”到“四季繁花”的转变,通过打造“花漾新津”赏花名片,花式宠游客。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17

天府农博园 摄影:杨红玲


“莲子羹、荷叶茶、现摘现做嘞!”在安西的夏日千亩荷塘景区,一派热闹景象。这里以荷花为主题,非遗鱼头、田园采摘、亲子研学等特色消费场景,既出片、又好玩。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18

荷塘诗会活动现场


“品过新津鱼,方知成都味”!一说起成都鱼鲜美食,新津更是“行家”,不少成都市民的手机里,当地鱼馆、老字号、各类美食,特别是声名远播的新津黄辣丁,早已“入选”他们的“宝藏名单”。而新津也正在酝酿焕新“千年鱼味”美食名片,让鲜活的成都美味以更深厚的历史底蕴,风靡全国。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19

新津鱼鲜美食


夏日的风掠过岷江,带来阵阵花香。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新津将继续书写文商农旅体融合发展的动人故事,加快打造“诗意闲适、近悦远来”的天府微度假首选地。


图片
图片


谢宇纳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雷浩然

图据新津区融媒体中心

成都发布编辑丨黎孟

点点,点点赞

成都的“津”彩生活竟然是这样?!插图22


本篇文章来源于【成都发布】

成都全城再生资源回收,详情咨询电话:18782191329。欢迎垂询。https://www.prnss.cn/195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782191329

电话咨询获取优惠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