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金堂,大家首先能想到的肯定是五凤溪古镇,炎炎夏日,到这样的山地古镇避暑,也是别有一番滋味。五凤溪的名字由来也是颇有说法,类似这样清凉的古镇,你还能想到哪些?
成都有众多古镇
最近高温天气频频,热浪滚滚
周末大家都想要找一个避暑胜地
今天跟着小布一起
来一趟清凉之旅吧~
五凤溪
“半边山江半边城”
↑游客在五凤溪古镇游玩 摄影:王勤
五凤溪古镇一面临江,三面环山,是成都周边唯一的山地古镇;这里汉唐时期就是成都重要的水陆码头,巅峰时运往成都的货物半数都要由此经过。
《金堂县志》中的记载表明“五凤溪”地名由来与地理位置有关:“石城山(即云顶山)自黑凤寺以下,山抱屈曲,由北而南而东,周围五十里,一路尖峰排列,瘦削逼人,遥望之若冲霄五凤,破空而出。五凤之间,有一黄水河,终年水色透明,流动缓慢,故名五凤溪。”
↑小朋友们在五凤溪古镇玩水 摄影:王勤
五凤溪素来有“半边山江半边城”之称,这是因为如果从高处俯瞰五凤溪,“金青小白玉”五条街道都顺山势、沿河道而建。蜿蜒曲折、高低错落的龙泉山脉和黄水河共同构成了古镇三面临山、一面临水的地理格局。
↑《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截屏 嘉宾在五凤溪古镇南华宫举行“大婚之礼”
此前,《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曾在五凤溪古镇的南华宫取景,这是原是移民所建,精美的古建筑群集自然与古韵为一体,走进其中,顿生“白首卧松云”的逍遥之感。走,去GET同款!此外,还有白凤街、关圣宫、吊桥、柳溪花涧等热门打卡地,拍照、玩水、休闲都能满足~
黄龙溪
“微波不摇江,纤云不行天”
↑图据黄龙溪古镇景区
黄龙溪古镇依江而建,由原始古镇的“一字形街道”逐渐繁衍发展至七条街坊建筑,建筑形态呈带状格局,从空中俯瞰古镇,整体犹如一条摇头摆尾的水龙。
陆游与好友乘船沿锦江至黄龙溪游玩,为“二江衣带合”的景致所吸引,留下“微波不摇江,纤云不行天”的千古名句;清代诗人龙炳恒为黄龙溪长天秋水、夕阳涛声所动,即兴吟诗“日色黄龙寺,涛声白马滩。远天无际碧,秋水不胜寒”;郭沫若赞黄龙溪古佛洞:“寺枕山腰俯瞰河,层楼迭嶂两巍峨”……
古代出川只有两条路,一条旱路、一条水路,而黄龙溪为水路是出川的必经之地。从成都府九眼桥水码头行船一天最远可达黄龙溪,故往返商客纷纷选择在此留宿。
随着唐宋时期商贸活动的日益发达,黄龙溪成为成都府水码头重镇。黄龙溪两河交汇口河面宽阔,水势平稳,在隋唐时代就是长江上游的商贾聚散地,宋代发展成以大宗蜀锦、茶叶交易为主的水陆码头。
这里,还曾经因拍摄过《芙蓉镇》等上百部电影而蜚声海内外,也是周末耍水休闲的好去处。
平乐古镇
“白沫细浪千秋月,
平乐滴翠一水楼”
↑平乐古镇 图据醉美邛崃
鲁迅说:“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流传着“文君当垆,相如涤器”这久远而美好的爱情故事的邛崃,有这样一块被称为川西水陆商埠的千年古镇——平乐。
平乐古镇素有“茶马古道第一镇”与“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之称,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闻名遐迩的“九古”风华——古街、 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
↑摄影:陶轲
平乐古镇,古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因四面环山,形成一个绿色的小盆地,遂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故得名。后因四川话中的“乐”与“落”读音相近,平乐古镇这个名称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中还有“平安快乐”之意。
早在张骞尚未凿通西域、开辟西北丝绸之路以前,平乐的先民们就已开发了一条自四川成都至滇池沿岸,经大理、保山、腾冲进入缅甸,远达印度的“蜀身毒道”。由于它始于丝织业发达的成都平原,并以沿途的丝绸商贸著称,因此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平乐形成了南方丝绸之路上最早的驿站和古川南蜀道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摄影:陶轲
平乐,最使人津津乐道的还有那一城江水。发源于天台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经古镇。有水必定有桥,平乐古镇内有一七孔石桥,名为“乐善”,据说已有140年的历史,是目前川西最长、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古石桥。
潺潺流淌的溪水,意境悠远的古巷,繁华依旧的古街,平乐是名副其实的“川西水乡”。
元通古镇
“江水分流,滩声聒耳。
人家悉有流渠修竹,易成幽趣。”
↑图据视觉中国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驻蓉两年的范成大在奉调回京路上写下《吴船录》,其中特别提到元通古镇:“江水分流,滩声聒耳。人家悉有流渠修竹,易成幽趣。”
因水而兴的元通古镇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保留着10万多平方米的川西民居建筑,同时还有“川西三大会之一”的元通清明会,是成都平原少见的原生态古镇之一。
元通古镇最早见于文字记载可以追溯至东晋时期,初名水渠乡。光绪三年的《崇庆州志》记载,明英宗正统年间,有圆通寺始建于水渠乡,僧侣商贾云集,买卖居家渐聚于此,故清代便在此兴场建镇,以寺名为场名。近代,该场镇改称“元通”。
↑崇州元通春台会。图片来源:《非遗里的成都》
古镇三面环水,一面环山,源自鸡冠山的文井江、发源于青城后山的味江、分流于都江堰的泊江三江交汇于元通后称为“汇江”。三水聚流,镇上建筑沿河而修,上千人家临河而居。
这里曾是著名水码头,江中舟楫往来,码头上商贾如云,江上船夫号子声、岸上茶楼酒肆吆喝声,此起彼伏。在明朝时便有“良田数万亩,烟火数千家”的美称,也因此有了“千年小成都,清明上河图”的美誉。
距离元通古镇不远,还有街子古镇和怀远古镇,崇州这个陆游亲自代言的地方,你高低也得去一趟吧~
这一趟清凉之旅
是不是给了你丝丝凉意
还有哪些避暑胜地

推荐阅读>>
策划/文案丨郑然 余小红
综合金堂发布、成都日报
成都方志、四川文旅厅等
除署名外部分图据成都发布资料图片
点点♡,点点赞
本篇文章来源于【成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