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场新闻发布会,讲了4个企业的故事

图片


8月4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化“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建设新闻发布会


在成都,“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背后,有许多生动的故事:有时候是进企业解难题,有时候是全流程一站式……


今日的发布会现场,郫都区、成都高新区、武侯区、新津区依次分享了一个关于营商环境的故事,展现成都各区(市)县如何精准响应需求,为企业减负赋能。


 “影视拍摄一件事”改革
“扩大用工补贴”免申即享案例
“一企一码”数字身份证
为食品企业减负助蓉企出海
……
随着成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
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越来越多相似的故事正在接力上演

👇🏻


一张“新名片”背后的故事:

影视拍摄一件事 

影视产业是成都的一张名片,成都影视城则是这张名片的重要承载地。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叶茂在发布会上讲述了位于郫都区的成都影视城如何服务影视企业。



“近年来,影视企业对项目审批效率和影视摄制成本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成都影视城积极回应企业关切,设立了成都影视城企业综合服务驿站,将政策咨询、工商注册等基础服务下沉园区,吸引500余家影视企业入驻。”叶茂介绍,通过 “影视拍摄一件事”改革,成都影视城初步实现了“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设立全省首个影视行业政务服务窗口,承接省级审批权限下沉事项达7项,极大缩短了影视剧本立项备案和成片审查周期。

成都这场新闻发布会,讲了4个企业的故事插图1
成都影视城

此外,成都影视城打造了“拍在成都”一体化服务平台,整合诸多影视产业资源,为120余部影视剧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落地服务。得益于此,影视剧在园区的平均拍摄周期缩短20%,制作成本降低15%。

“从审批跑腿到全流程一站式办理,成都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成都影视硅谷集团有限公司新媒体总监郑益邦感叹道,该企业落地成都影视城五年,已形成了两大国家级的视频产业平台及三大摄影群落。“以前拍摄一部剧,从立项、申报、备案等,共有三十余项流程,至少需要两个月。现在一周就可以办好,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郑益邦说。


一笔“意外到账”的故事:

补贴免申即享

 “在传统政策申报模式下,企业常常需要‘找政策、填表格、跑部门、等审批’。成都高新区利用社保数据,智能筛选出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确定奖补企业及金额后向企业直接发放政策资金,实现了惠企政策的‘无感申报、有感享受’。”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李永才现场分享了成都高新区“扩大用工补贴”免申即享的案例。


成都中科创达软件有限公司正是成都高新区“扩大用工补贴”免申即享的受益企业之一,该公司2012年成立于成都高新区,在智能终端、移动车载系统、智能操作系统、自动化测试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领域有着长期的技术和产品积累。

“太意外了!我们无需主动提交申请材料,奖补资金就依据政策条件和后台数据比对直接精准拨付到位。这为我们企业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让我们能把更多精力聚焦在核心的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上。”成都中科创达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跃表示,这一政策让企业感受到了一种“无感申报、有感享受”的优质服务体验。 

成都这场新闻发布会,讲了4个企业的故事插图2
天府软件园

据李永才介绍,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286项政策事项中有76项实现了“免申即享”,政策免申即享率达到了26.57%,累计兑现了产业扶持资金5.19亿元,惠及企业超过了1.2万家。“今年,我们预计执行‘免申即享政策事项超50项、拨付‘免申即享’政策资金超3亿元、惠及企业超4000家次。”


一个“二维码”的故事:

一扫就能一码亮照、一码查询

发布会现场,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谷举起一张综合许可证。证件上,一个二维码格外醒目。

“这个二维码,是武侯区为全区企业开发的‘一企一码’数字身份证,对着二维码一扫,就能‘一码亮照’‘一码查询’,知道企业所有信息。”据黄谷介绍,武侯区拥有各类企业23万余家,每家企业从事什么行业、取得了哪些经营许可、什么时候该到期换证,单靠人力很难统计。为此,武侯区为全区企业开发了“一企一码”数字身份证,推动跨平台、跨领域、跨系统的全场景应用。


“企业是武侯发展的贵人,但‘贵人多忘事’,之前很多企业因为繁忙忘记按时更换证照,影响了正常经营。”黄谷表示,武侯区便开发了证照临期提醒系统,经营许可到期前一个月就自动短信提醒,临期10天内尚未办理的,还会打电话通知。现在,企业未按期更换经营许可的情况已经很难再见到了。

黄谷还介绍了武侯区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方面的举措。“曾经一个工程项目要开工,涉及140多个环节,需要提交130多份材料,手续繁琐、流程冗长。武侯区通过改革,将涉及17个部门的37个审批事项归集为4类‘一件事’,实现企业到政务服务大厅工程项目专窗一站式办理所有事项,办事材料压减30%、环节压缩50%。 ”


“小小酥肉”闯世界的故事:

分级分类监管更便利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辉在发布会现场以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为例,介绍了新津区创新推出 “白、灰、黑” 信用监管体系。该体系通过企业信用画像、部门综合评估、分级分类监管,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推动监管效率与企业发展质效 “双提升”。


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望食品)是该监管体系的直接受益者。作为国内食品领域的头部企业,其产品 “美好农家小酥肉” 连续四年全国销量第一,年销售额约14亿元。公司党委书记张吉祥表示:“如今,纳入‘白名单’后,检查大幅减少,我们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和发展中。”目前,希望食品的产品已出口至澳大利亚、新加坡等6个国家和地区,并正在积极对接新西兰和非洲等地的客户,加速“蓉品出海”。

成都这场新闻发布会,讲了4个企业的故事插图3
图据成都新津

据黄辉介绍,新津区依托“智慧蓉城”系统和“报表通”平台,构建企业信用数据库,多维度划分信用风险,生成企业“信用档案”,实现精准服务。同时,建立“白、灰、黑” 三级企业认定标准,按行业推进分类施策。“白名单” 企业实行“触发式”监管,“灰名单”企业推行柔性执法,“黑名单”企业实行全覆盖监管。

“在我们辖区还有一家成都市新能源链主企业,今年也因为‘信用臻选’被纳入了‘白名单’,最近正迎来了他们的生产旺季,减负赋能让企业在旺季中全速冲刺生产。”黄辉表示,新机制落地后进一步加速了新津的经济发展,今年1至6月新津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同比提高了2.3个百分点。


图片
图片

推荐阅读>>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决定

8月7日,成都这个区域出行有变!出行指南→

本轮高温已达最强!降雨降温就在……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方舟

成都发布编辑丨王映丹

点点,点点赞

成都这场新闻发布会,讲了4个企业的故事插图6

本篇文章来源于【成都发布】

成都全城再生资源回收,详情咨询电话:18782191329。欢迎垂询。https://www.prnss.cn/207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782191329

电话咨询获取优惠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