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成都世运会赛中(竞赛组织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世运会主媒体中心举行。发布会上,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体育竞赛部(反兴奋剂部)专职副部长陈志、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副主席汤姆·迪伦、高新赛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卫东、龙泉驿赛区委员会主任周健介绍了赛事组织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
体育竞赛部(反兴奋剂部)
专职副部长陈志
向大家介绍成都世运会
赛事运行的情况
目前成都世运会竞赛组织工作
总体运行平稳
在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世运会组委会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和支持下,目前成都世运会竞赛组织工作总体运行平稳。截至今天,成都世运会赛程已经过半,34个大项的60个分项中,空手道(型、组手)、体育舞蹈(拉丁舞、标准舞)、射箭(射准射箭)、武术(套路)、救生(救生)、飞盘(掷准)、体操(技巧、蹦床)、泰拳(泰拳)、柔术(套路、搏击)、滑水(索道滑水、尾波滑水、尾波冲浪)、定向(徒步定向)、垒球(男子)、皮划艇(龙舟、皮艇马拉松)、拔河(室外)、潜水(自由式潜水、蹼泳、残疾人自由潜水)、棍网球(六人制棍网球)、轮滑(单排轮滑球)等26个分项已经全部完赛,11个分项正在进行中。8月12日以后,将有美式橄榄球、自由搏击、无人机、摩托艇、铁人三项、地掷球等18个大项的23个分项陆续开赛,开赛最晚的是8月16日的体育舞蹈(霹雳舞)、力量举(装备)、轮滑(自由式轮滑)。
截至8月11日13:00,已经产生金牌126枚、银牌124枚、铜牌126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12枚,银牌3枚,铜牌1枚,暂列金牌榜第一名。其中2枚金牌是残疾人项目贡献的。四川籍运动员高久尚、徐露获得金牌,在自己的家乡迎来了世运的荣耀时刻。
自开赛以来,本届世运会已有10个小项(包括2个残疾人项目)打破赛会纪录。至比赛结束,成都世运会还将在航空运动、铁人两项、摩托艇、柔术、桑搏等项目决出132枚金牌。
高新赛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卫东
介绍了高新赛区的
竞赛运行情况
成都世运会高新赛区设有武术力量举项目和球类飞盘项目两个场馆中心。武术力量举项目场馆中心负责保障武术(套路、散打)和力量举项目(经典和装备);球类飞盘项目场馆中心负责保障壁球、短柄墙球项目和飞盘(掷准)项目。截至目前,高新赛区已顺利完成掷准飞盘项目、武术套路项目的全部比赛,共产生了7枚金牌。
今天高新赛区有2个大项8个小项的比赛同步进行。武术散打项目6个小项(男子散打56kg、70kg、85kg,女子散打52kg、60kg、70kg)已进入半决赛,今日将决出决赛名单,并且将在明日(12日)决出全部6枚金牌。壁球项目男女单打已进入半决赛,比赛异常激烈,决赛将于明日(12日)晚上举行,决出2枚金牌,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关注。
力量举项目将于8月14日起,先后开展经典、装备分项共16个小项的角逐,其中,8月15日将决出经典分项全部8枚金牌,8月17日将决出装备分项全部8枚金牌。
短柄墙球项目的3枚金牌(男单、女单、混合双打)也将于8月17日决出。值得一提的是,在1981年首届世界运动会中就将短柄墙球设置为正式比赛项目,其混合双打赛制与立体战术设计非常值得期待。
高新赛区将始终秉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全力保障后续赛事的顺利进行。
龙泉驿赛区委员会主任周健
介绍了龙泉驿赛区的
竞赛运行情况
本届世运会,龙泉驿赛区共承办体操、啦啦操、航空运动、拔河、射箭、荷球等6大项、9分项、28小项、169场比赛,分别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室内项目场馆中心、东安湖体育公园户外项目场馆中心、青龙湖射箭场馆中心、龙泉中学荷球场馆中心4个场馆举行,将产生奖牌84枚。为了确保赛区顺畅运行和各项比赛顺利举行,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整合资源、节俭办赛。坚持“能改不建”的原则,改造利用2个场馆、有效调整3处场地,组织开展100多次模拟演练,确保场馆运行达到最佳状态。自8月7日开赛以来,4个场馆累计已举行比赛81场,共接待运动员1960余人次、观众21000余人次,顺利完成体操技巧、蹦床、射准射箭、拔河4个分项的比赛,已累计产生奖牌51枚,其中金牌17枚、银牌17枚、铜牌17枚。
其次是舒适安全、做优服务。坚持以客群为中心,精心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交通出行方面,开通了接驳线路12条,提供保障车辆25台。防暑降温方面,为降温设备提供了充足电力保障,搭建防暑遮阳棚,发放防暑降温包,努力给运动员创造良好的比赛环境、给观众带来舒适的观赛体验。医疗服务方面,设置赛区定点医院,在场馆及周边设置31个医疗点位,及时提供高效专业的医疗服务。安全保障方面,周密制定极端天气应对等应急预案,组织专业力量构建“大安保”体系,严谨细致做好场馆设施、食品、防汛、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的安全工作,为赛事侧和城市侧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最后是以赛营城、放大效应。一体推进办赛营城惠民,以城市重要道路、公园景区为重点,打造世运小品景观10处,展现“净优亮美”的城市形象。借力世运会东风,用好世运场景供需对接平台,落户一系列高能级赛事。积极推进世运项目进社区、进学校、进商圈,策划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让市民群众感受世运氛围、参与世运运动、享受世运成果。
问:与其他国际赛事以国家代表队参赛的形式不同,世运会的运动员是按照项目进行划分管理的,请问IWGA如何高效组织、协调赛事顺利开展?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副主席汤姆·迪伦:世界运动会拥有强大而独立的定位,这是其区别于其他综合性运动会的地方。世运会的独特性在于这是由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为主体参赛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国家/地区奥委会或者是国家/地区体育组织管理的模式。这种体育项目主导的模式使我们决策流程更加顺畅,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直接对接各运动项目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这些联合会为其项目带来了技术规则、竞赛形式及运动员培养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
我们与成员联合会之间持续保持的卓越关系是赛事成功的关键,协调工作锚定三个方面,包括了定期的联合规划会议,各运动项目的全面技术手册,以及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技术官员在赛事执行架构中的直接参与。赛事组委会在协会的指导下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并肩协作,确保场馆就绪状态、器材标准及训练设施是符合国际最高基准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高度重视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合作,迄今我们已经签署了23份谅解备忘录。
问:8月14日东安湖体育公园开赛的无人机运动项目,请问场馆中心在哪些方面给观众更好的参赛体验,如何呈现比较震撼的赛事现场?
龙泉驿赛区委员会主任周健:无人机竞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一项航空运动,2022年首次进入了世运会大家庭,本届比赛将于8月14日至16日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室外田径场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球21个国家的32名顶尖“飞手”齐聚一堂、同场竞技。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赛体验,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成都世运会赛程过半!后半程还有这些精彩看点→插图2 成都世运会赛程过半!后半程还有这些精彩看点→插图2]()
一方面我们打造了更具特色的赛事场地。赛场总面积1.75万平方米,观众席1000个,赛道总长500—600米,设置了40—50个分散的障碍物,包括单层门、双层门、隧道门、异形门等,同时,为了充分彰显成都“熊猫之城”的特色,还特别安装了总长超2600米的大熊猫主题造型LED灯光装置。比赛时,参赛无人机最高时速可达到300公里以上,每架都装配了灯带、旗帜等个性化装饰,在夜空中高速飞驰时,极具辨识度和视觉冲击力,将极大提升赛事的观赏性。
另一方面我们营造了更加沉浸的观赛体验。坚持新技术新产品和世运会场景“双向奔赴”,现场配置了两块90平方米的大型LED屏幕,清晰捕捉、实时呈现选手操控细节,以无人机的“眼睛”高速穿梭赛道,让观众以“飞手”的第一视角,感受紧张刺激的竞技过程。同时,还在场馆内设置了世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售卖点,方便观众一站式购买“成都礼物”。
第三方面是将做好更加精细的服务保障。综合考虑赛程和天气情况,经与国际航空联合会商定,无人机运动赛程主要在傍晚及夜间进行。赛区优化完善全天候保障机制,设立了遮阳棚、清凉站、休息处、饮水区等功能区,增配降温喷淋装置、冷风背心和冰凉坐垫,组织志愿者、工作人员、维保人员等各类服务人员600余名,全力保障观众舒适安全观赛。
问: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先后承办壁球和短柄墙球两个比赛项目,明天(8月12日)壁球项目即将结束,请介绍一下,该场馆中心如何确保两个项目的顺利转场及后续赛事的有序运行?
高新赛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卫东:成都高新体育中心是区级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已成功举办过成都大运会、汤尤杯等大型赛事。
我们标准化修建,确保赛事举办。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包括多功能馆和全民健身馆,多功能馆按照大型甲级体育馆标准修建,于2021年正式投用,建筑面积约8.2万㎡,场馆总座席12133座。本届世运会的武术、力量举项目都是在这个场馆举办的。全民健身馆主要用于开展全民健身服务,地上建筑面积约3.4万㎡,于今年6月改造完成后保障世运会壁球、短柄墙球比赛项目的运行。
![成都世运会赛程过半!后半程还有这些精彩看点→插图3 成都世运会赛程过半!后半程还有这些精彩看点→插图3]()
图据成都高新
有序转场实现无缝衔接。高新球类飞盘项目场馆中心在编制场馆运行计划时,已分设壁球竞赛场地4片,短柄墙球竞赛场地2片,以此保障赛时空间、时间均不重叠。壁球项目结束后,所有工作人员将及时转换竞赛项目服务身份,实现工作流程的无缝衔接。
我们也将持续做好赛事流程的细化梳理,继续保持与国际单项体育协会(IF)和国内单项体育协会(NF)的友好沟通,确保每日赛程按计划有序实施;同时,进一步加强场馆安全隐患排查,不断提升志愿者服务、观众服务、安保服务以及医疗服务水平,加强道路交通疏导,全力保障后续赛事顺利完赛。
场馆赛后面向市民开放。成都高新体育中心自2022年12月起,相继向市民开放多功能馆的附馆和气膜馆作为羽毛球、乒乓球的全民健身场馆,实行免、低收费开放,目前已累计服务近77万名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成都世运会后,我们也将持续做好场馆的开放利用,不断完善篮球、游泳等功能设施,让更多市民朋友在家门口实现“运动自由”。
问:反兴奋剂工作是国际大型综合性赛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请介绍一下成都世运会反兴奋剂工作的相关情况。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体育竞赛部(反兴奋剂部)专职副部长陈志: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和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高度重视反兴奋剂工作,我们共同授权国际检查机构(ITA)作为赛事反兴奋剂工作的管理方。我们主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我们构建了全覆盖的检查网络。按照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检查和调查国际标准》开展赛时兴奋剂检查工作要求,我们在26个竞赛场馆和运动员村设立了28个兴奋剂检查站,实现竞赛区与运动员生活区全覆盖,可以开展尿样、血样兴奋剂检查。所有运动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能接受事先无通知的检查,确保公平、公正。
第二,我们抓实反兴奋剂教育宣传。IWGA在成都世运会上推行了“先学习、后考核”的强制准入机制,把反兴奋剂知识线上考核作为参赛的前提,实现全员覆盖。赛时,我们在运动员村A、B区均设置教育拓展站,围绕“纯洁体育”主题开展互动宣传活动,预计覆盖人次超5000人次,让反兴奋剂意识深入人心。
第三,依靠专业团队高效运行。我们组建了一支326人的赛时团队开展工作,其中80名检查官均有资质认证或国际大赛经验、166名陪护员均通过了考核。同时,我们设立了反兴奋剂运行指挥中心调度平台,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规范、有序开展。
问:目前成都世运会赛事运行的工作如何?对于后半程赛事有何期待?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赛程近半,我们想表达诚挚感谢,因为已经达到了我们的预期。
对于组委会、执委会、志愿者、合作伙伴,本届赛事期间的工作,我们非常满意,感谢你们的卓越工作,营造了激情澎湃的赛事氛围。场馆设施是世界级的,交通网络非常高效;运动员村的餐饮服务与运营管理也是非常优质的,我听到不少运动员这样向我反馈,彰显了中国主办方的专业底蕴,这也为后半程赛事奠定了非常坚实的信心。这将是历史上最好的世运会。
展望后续赛程,我们期待更激烈的角逐,多个项目即将进入奖牌争夺的阶段,所以会有更多的难忘时刻,即将向世界持续展现中国、展现成都的待客之道,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问:本届世运会设置了两个残疾人项目,请介绍一下残疾人项目的组织和开展情况。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体育竞赛部(反兴奋剂部)专职副部长陈志:本届世运会,IWGA和成都世运会组委会积极践行体育的包容性,特别增设了残疾人柔术与残疾人自由潜水两个项目,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了展现竞技风采的国际舞台。
其中,残疾人柔术于8月12日在简阳文体中心体育馆举行,细分为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和智力残疾3个小项,共吸引了来自全球36名运动员参赛,由21名技术官员提供专业执裁。另一项目残疾人自由潜水,于8月10日至11日在成都体育学院三岔湖校区游泳馆举行,包含动态有蹼和动态无蹼2个小项,共有25名运动员报名参赛,我们选派了25名技术官员执裁保障。残疾人自由潜水将在今天决出3枚金牌;明天,残疾人柔术也将决出3枚金牌。
残疾人比赛项目是第二次纳入世运会比赛,本届赛事设项和参赛规模均超过上届,体现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对特殊人群的关心和关注,更是成都温度的诠释。这两个新增项目不仅丰富了世运会的竞赛维度,更彰显了“体育无界限、人人可参与”的理念。
让我们继续为运动员的
精彩表现加油助威
衷心祝愿他们在赛场上
再创佳绩、成就梦想
![成都世运会赛程过半!后半程还有这些精彩看点→插图4 成都世运会赛程过半!后半程还有这些精彩看点→插图4]()
![]()
![]()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方舟
成都发布编辑|王映丹
本篇文章来源于【成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