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见证130家初创企业蜕变!车库咖啡孵化器的“陪跑”密码→

7年见证130家初创企业蜕变!车库咖啡孵化器的“陪跑”密码→插图

在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筹)的一栋现代化建筑内,年轻创业者们正围坐讨论项目,展示区陈列着各类研发成果——这里是车库咖啡大度孵化器(以下简称“车库咖啡”)

7年见证130家初创企业蜕变!车库咖啡孵化器的“陪跑”密码→插图1

这家2018年从北京落户郫都的知名孵化机构,七年来通过独特的“陪跑式”服务,已成功助力130家初创企业实现成长蜕变,成为郫都创新创业生态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北京到郫都

一场“双向奔赴”的创新结缘

2011年,11位天使投资人以“咖啡+孵化器”的创新形态,在北京发起成立车库咖啡,成为中国最早聚焦早期创业者的开放式孵化平台之一。如今,它的触角已延伸至全球10余个重点城市。

7年见证130家初创企业蜕变!车库咖啡孵化器的“陪跑”密码→插图2

2018年,车库咖啡将目光投向郫都,选择在郫都区落下成都分中心。

车库咖啡负责人韩远回忆:

当时看中的,是郫都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重要承载地的产业基因,还有这里对双创的包容与支持。政府部门主动对接政策,帮助解决注册、备案等流程问题,这种“店小二”式服务,让孵化团队能够迅速投入运营工作。

7年见证130家初创企业蜕变!车库咖啡孵化器的“陪跑”密码→插图3

而郫都也需要这样的专业孵化平台。彼时,郫都正加速构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生态,急需优质孵化器引入项目、资本与人才。一场基于产业需求与孵化能力的“双向奔赴”,就此开启。

落地以来,车库咖啡采用“孵化经营+投融资管理+市场开拓+产业融入+创业辅导+科技创新服务+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个性化陪跑体系。

7年见证130家初创企业蜕变!车库咖啡孵化器的“陪跑”密码→插图4

韩远表示:

我们墙上写着,“离创业,你只差一个车库;离创新,你只差一杯咖啡”,这其实是我们的初心——“车库”给初创者空间,“咖啡”代表开放交流。

做孵化不是当“房东”,而是做企业的“战友”,从商业计划书打磨到融资对接、技术攻关,团队都会全力支持。

七年耕耘结硕果

130家企业在这里“破茧成蝶”

七年打磨,车库咖啡的“陪跑式”孵化模式日渐成熟,也迎来了硕果盈枝的时刻。截至目前,已累计孵化企业130家,5家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在孵20余家企业,手握400余项知识产权——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七年如一日的精准服务。

7年见证130家初创企业蜕变!车库咖啡孵化器的“陪跑”密码→插图5

“如果没有车库咖啡,我们的裸眼3D技术可能还停留在实验室。”汉沙科技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初创企业的共同心声。这个从车库咖啡成功孵化的科技企业,在孵化期间不仅获得电子科技大学的技术支持,更通过车库咖啡的全国资源网络,与文旅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合作,成功打通技术转化路径。如今独立发展的汉沙科技,其自主研发的裸眼3D显示技术已在多个文旅场景成功应用,持有100余项专利,成为西南数字展示领域的标杆。

7年见证130家初创企业蜕变!车库咖啡孵化器的“陪跑”密码→插图6

同样受益的还有粤嵌科技。2021年入驻时,这家专注嵌入式人才培养的企业仅有10人团队,且面临“高校合作资源少、课程体系不完善”的难题。车库咖啡主动牵线,推动其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等高校共建“认知——实验——实训——创新——认证”全栈式教学方案。“现在我们团队扩大到40余人,累计培养1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粤嵌科技负责人夏天说。

7年见证130家初创企业蜕变!车库咖啡孵化器的“陪跑”密码→插图7

在韩远看来:

孵化成果的核心,在于“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这些年,车库咖啡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促成成都工业学院多项专利技术转让,更成为10余所高校的毕业生实习基地。我们搭建的不仅是企业成长的平台,更是“高校研发——企业转化——人才就业”的闭环。

随着企业的成长,车库咖啡自身也在“扩容升级”:办公场地从最初的近千平方米扩展到3300余平方米,先后获评市级众创空间、省级众创空间、省优秀众创空间,成为区域创新创业的重要服务平台。

科技赋能本土产业

从“孵化企业”到“融入郫都”

在车库咖啡实验室,一台辣椒去把脱帽机器人正在进行最后测试。“这是我们深度融入郫都产业的‘新尝试’。”韩远介绍。作为“郫县豆瓣之乡”,郫都区蔬菜加工产业规模庞大,但辣椒去把、蒜薹采摘等环节长期依赖人工,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7年见证130家初创企业蜕变!车库咖啡孵化器的“陪跑”密码→插图8

得知这一产业痛点后,车库咖啡联合企业与高校团队,启动“具身智能产业”项目,研发针对本地农产品加工的机器人。“经过30多次迭代和10余项专利技术攻关,目前产品已进入最后测试阶段。”韩远介绍,团队正在持续优化设备性能,预计投产后将显著提升加工效率。

这种“孵化服务+本土产业”的结合,正是车库咖啡发展的“进阶方向”。团队还在研发打蒜薹穿戴机器人,将大幅提升工人日作业量。“这些智能化设备不仅将帮助农户降本增效,还将推动川菜产业向智能化转型。”

7年见证130家初创企业蜕变!车库咖啡孵化器的“陪跑”密码→插图9

韩远透露:

早期我们是“引进来”,把好项目带到郫都;现在我们要“沉下去”,让孵化成果服务郫都产业发展。

下一步,车库咖啡将重点围绕郫都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定向孵化优质项目,计划五年内培育3至5家专精特新企业。

-END-

图文丨邓虹

本篇文章来源于【天府郫都】

成都全城再生资源回收,详情咨询电话:18782191329。欢迎垂询。https://www.prnss.cn/250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782191329

电话咨询获取优惠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