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拟人人形服务机器人星动Q5
全球首款双足行走智能仿生恐龙机器人
“神笔小优”AI绘画一体机
裸眼3D全息智能炫屏
……
8月21日
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组织的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景验证活动
(第二批次)正式启动
来自6家企业的13款前沿产品
在成都自然博物馆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两大标志性场景中验证
接受真实应用环境下的严格检验
今年6月启动的首批实景验证活动
不仅让各企业产品
得到了全方位检验和升级
更像一把钥匙
打开了场景赋能产业的新路径
也构建了产品迭代升级的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
第二批次活动聚焦文旅融合
让产品在真实场景进行“大练兵”
进一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星宇纪元、芯华创新星动Q5文旅互动服务
📍成都自然博物馆
全球首款
双足行走智能仿生恐龙机器人来了
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星动Q5、恐龙机器人、“神笔小优”AI绘画一体机、智能眼镜等多款创新产品都来了,它们在真实应用环境下接受检验,加速迭代研发,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其中,星动Q5以灵动的设计和灵巧的性能吸引着准备进入博物馆的游客,游客们纷纷拍照打卡,并与机器人进行着互动。
▲星动Q5与小朋友互动
芯华创新中心智能无人事业部负责人胡松介绍,星动Q5作为全新一代人形服务机器人,因身材苗条,被誉为“小腰精”,整机拥有高自由度,配备了7轴高精度的拟人手臂,操作高度超2米,还搭配了11自由度的星动“精灵手”,响应速度达10CPS,其单手负载可达10kg,能实现下蹲、升降等复杂动作,还具备主动避障能力,可实时避开障碍物。
据介绍,星动Q5在成都已经完成首秀并开展了多场景验证,在旅游导览、服务等方面应用场景广泛。“未来,芯华创新中心将通过本次实景验证,不断完善机器人训练场与数据平台的功能,加速核心技术的攻克与落地,助力成都在具身智能产业领域抢占制高点。”胡松说。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机器人售前工程师官雪琪介绍,此次验证活动,公司带来全球首款双足行走智能仿生恐龙机器人、“镋钯”双足机器人、“小吒” 机器人三款产品。其中,“小吒”机器人也是刚刚参加完成都世运会就立即参加第二次实景验证。现场,全球首款双足行走智能仿生恐龙机器人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据介绍,该产品是当前仿生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前沿成果,集成了先进的双足稳定行走技术、仿生学结构设计等大模型,具备高度还原的恐龙外观与动作逻辑,可实现自然行走、情感表达、语音互动等多种功能。
▲双足行走智能仿生恐龙机器人
“小鹿,小鹿!请介绍一下成都自然博物馆!”“您好,成都自然博物馆是 ……”在成都自然博物馆四楼播放厅外,游客们不时与世优宇宙(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波塔AI数字人一体机中的3D卡通数字人“大眼鹿”进行着互动。
在验证现场,除波塔AI数字人一体机外,世优宇宙带来了MAS任意门体验、“神笔小优”AI绘画一体机、AI旅拍一体机多款人工智能创新产品,打造数字文博沉浸式交互新体验。
▲世优宇宙MAS任意门体验
“此次验证活动不仅是我们技术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产品落地效果的‘实战考场’。”世优宇宙(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正丽表示,希望通过验证AI数字人认知智能与交互水平、多设备协同稳定性及高并发场景下的服务能力,收集真实场景中的用户反馈与运行数据,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与交互逻辑。
据介绍,活动期间,世优宇宙将与成都自然博物馆展开深度协作,结合场馆展陈需求与观众体验痛点,共同探索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例如,针对青少年科普教育场景,定制专属知识库,精准匹配展品内容,以生动语言与趣味互动提升科普传播效果。通过与政府、场馆方的三方协作,构建起“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推广”的创新模式。
同时,馆内成都星蓝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全息智能炫屏裸眼3D展示设备,利用人类视觉暂留技术原理,通过超高密度LED灯带旋转成像,呈现出逼真的裸眼3D立体效果,为成都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增添了科技感和趣味性。“实景验证让我们更加了解市场需求,我们将根据在博物馆场景中的验证结果,不断创新产品功能和应用模式。”该公司总经理李加泉表示。
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INMO的两款智能眼镜产品——INMO GO2同传翻译眼镜和INMO AIR3智能眼镜,也在活动现场受到游客热捧。
▲游客体验智能眼镜产品
“INMO GO2同传翻译眼镜搭载流式同声传译技术,支持40种语言在线翻译及90种口音识别,能为外国游客提供便捷的翻译服务;INMO AIR3智能眼镜则具备超强AI功能,拥有虚拟大屏、应用商店等,游客可以在参观过程中获取更多信息。”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线下市场品牌经理刘宇表示,在首批次验证中,两款智能眼镜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亮相备受国外游客好评,该公司与武侯祠后期联合开发了专属产品正在交付中。
在此次实景验证中,团队将重点关注产品的佩戴舒适度、翻译准确性以及与景区环境的适配性。“我们会收集游客的使用反馈,比如眼镜佩戴时间长了是否会感到不适,翻译是否及时准确等,根据这些反馈对产品进行改进,提升产品性能。”刘宇说。
📍熊猫基地
“显眼包”小男孩与机器人“斗舞”
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参与实景验证的产品同样“身怀绝技”。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带来了3款产品:镋钯机器人搭载自研“最强大脑”,拥有高仿生步态、多模态情绪感知、多机群控等领先技术;小吒机器人以中国神话形象为原型,具备巡游巡检、识别导航、导览讲解等功能。
▲小吒机器人
嘴里数着节拍,弹响手指,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博物馆内,一个小男孩正对着一台身高约1米、体重约30公斤,大熊猫面孔的机器人欢快起舞。而机器人仿佛接受“斗舞”挑战,不断晃动脑袋,以踏步摇摆给予回应。“真好玩,我往左它也往左,我踏步它也踏步。”小男孩边跳边说。这一操作很快就吸引周围游客围观。其中包括多名外籍游客,“我喜欢成都,特别是大熊猫,今天能看到大熊猫面孔的机器人跳舞,我感到很意外。”一位外籍游客表示,期待未来能在成都看到酷似大熊猫造型的机器人,“相信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小男孩与镋钯机器人“斗舞”
“为了契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场景验证,我们将镋钯机器人的表情换成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表情,外壳用了经典黑白配色。”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兴锦人形机器人科技)品牌宣传负责人田敏介绍,镋钯机器人是目前业界最具表现力、传播属性和情绪价值的双足机器人产品,在文商旅体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它能以歪头、眨眼等表情与观众互动,还能凭借仿生步态控制系统,与音乐律动和演员节奏同步,和现场观众一起完成表演。”田敏表示,该款机器人集成了高仿生步态,复杂路面平衡高鲁棒性、多模态情绪感知、多机群控等业界领先技术。其头部、颈部较为灵活,可随意扭动。同时,屏幕为19英寸最大尺寸双足机器人屏幕,“模块化文创配件接口预留可适配不同场景转变。”
▲外籍游客与镋钯机器人互动
另一边,脚踩一对“风火轮”的机器人“小吒”,在场馆内开启巡检模式,引不少观众围观。“这是一款轮足式人形机器人,曾在成都世运村里提供导航、导览服务。”田敏坦言,在经过成都世运会的场景“实战”后,“镋钯”“小吒”未来将继续延伸至城市服务之中,在春熙路、太古里等成都核心地标商圈和重点文旅景区完成新的工作。
此外,基地内还有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两款产品:明途全息舱基于公司自研WorkBrain智能体模型,打造智能数字人云平台,支持全息显示、多模态交互、智能宣讲等功能;明途AI糖画机结合人工智能与非遗糖画工艺,通过智能绘图算法和精准温控系统,可一键生成糖画作品,受到小朋友的喜爱。
▲明途AI糖画机
“我想要一个长着翅膀的大熊猫糖画。”话音刚落,20秒内,机器人便将游客想象中的大熊猫造型,以糖画的形式呈现出来。“AI糖画机结合人工智能与非遗糖画工艺,通过智能绘图算法和精准温控系统,可一键生成糖画作品。”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活动负责人黄玺儒介绍,用户可通过触屏或APP自定义图案,机器自动完成熬糖、绘制、成型全流程,操作简单,安全高效,支持3D立体糖画创作,“作品栩栩如生,适用于商业活动、文化体验及亲子互动场景,让传统糖画焕发科技魅力。”
黄玺儒表示,通过此次场景验证“大练兵”,“收集现场反馈的问题和数据后,我们的产品将持续升级智能算法。不仅将新增百款非遗图库,而且会优化温控系统,让出糖更流畅。同时,这款机器人支持语音定制和AR预览,将让创作更随心。”
▲糖画机器人和全息舱
现场,另一款大熊猫造型的全息舱也格外引人注目。据介绍,这款数字人通过全息显示技术和智能终端互联,能进行感知交互,实现智能宣讲、业务引导等创新应用。这意味着,这款大熊猫数字向导以全息投影形式生动还原大熊猫繁育场景,并通过智能语音交互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科普讲解,其不仅能够实时解答保育知识,还能模拟饲养员工作日常,让游客近距离了解国宝背后的守护故事。
前景宽阔:
2024年核心产业实现“双千突破”
发展潜力巨大
实景验证工作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和场景需求。“这既让场景方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对提升自身效能的实际价值,激发他们引入和应用新技术的内生动力,也让企业精准捕捉不同场景的个性化需求,倒逼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更贴合产业实际,为企业开拓市场铺平道路。”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智能仿生恐龙机器人
成功经验便是最好的证明。在首批实景验证中,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和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机器狗堪称治安巡逻领域的“明星选手”,凭借出色表现圈粉无数。同时,在成都世运会期间,鼎桥的多台不同功能的通信机器狗、巡逻机器狗、侦查机器狗、作业机器狗等产品化身“安保卫士”,为成都世运会保驾护航。
对于未来的发展,鼎桥已经绘好了蓝图。据介绍,在硬件方面,公司将逐步把算力提升到更高规格,将5G通讯能力升级为5G-A,导航功能模块和算法也将持续更新迭代。在大模型训练上,公司将通过更多场景和数据输入,提升场景泛化性和精确度,让机器狗能完成更复杂任务。同时,公司还将与警用业务进行更深度的融合,实现智能化、集成化、自动化的全面升级。
成都星蓝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场景方关于产品白天的光线要求,对裸眼3D全息智能炫屏的元器件进行了改进,换上更适宜白天展示的灯珠,在算法上也进行了升级,让画质更优。同时,公司研发了全新一代工程级模组,该模组采用毫米波通讯技术,攻克了旋转部分高速视频流传输的关键难点,对产品尺寸进行大幅升级,即在原本全球最大单体直径3米全息设备基础上,画面显示面积再度翻倍,户外工程级直径4米全息设备即将全球首发。
▲星蓝星全息智能炫屏裸眼3D展示
雄厚的产业基础为产品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近年来,成都市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华区、武侯区等地为主要承载地,形成了全产业链发展态势。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实现“双千突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相关企业突破1000家,帮助400余家企业争取省、市级政策支持约6.7亿元。机器人产业成功入选四川首批产业新赛道,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二梯队。2025年1-6月,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750亿元,发展潜力巨大。
推荐阅读>>
成都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早高峰拥堵时长缩短半小时!华西医院片区交通治理改善
成都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强降雨马上到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王俊峰 赵雨欣
摄影记者|周仕军
成都发布编辑|文思瑶 何梦里
点点♡,点点赞
本篇文章来源于【成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