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发布!校地企协同打通“最后一公里”→

近日,以“创新链动产业、智汇赋能未来”为主题的郫都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发布暨签约仪式在成都科幻馆成功举办。

郫都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发布!校地企协同打通“最后一公里”→插图

这场由成都市科技局指导,郫都区科技局、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筹)、菁弘集团等联合主办的活动,汇聚了中试机构、孵化器、在蓉高校、园区企业及相关部门代表约100人,通过平台发布、资源签约、机制创新及深度圆桌对话等环节,为郫都科技创新注入“强引擎”。

破解“死亡之谷”

构建全链条转化生态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品市场的过程,因需反复验证和大量资金投入,被称为企业的“死亡之谷”,许多科创企业在此阶段受阻。郫都区此次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正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举措。

郫都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发布!校地企协同打通“最后一公里”→插图1

该中心创新性构建了“1+3”全链条服务体系:以概念验证中心为核心,配套知识产权、科技企业、智汇蓉城三大服务站。目前已整合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5所在蓉高校的专利资源,建立了企业技术需求库,达成高福记、西南大学“高活性乳酸菌喷雾干燥”等7项校企合作技术攻关项目。

郫都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发布!校地企协同打通“最后一公里”→插图2

“中心就像科技成果的‘创业导师’,从原理验证到样机试制全程护航。”运营方菁弘集团负责人表示,该中心采用“国有平台引导+专业化市场运作”模式,依托郫都区智能硬件中试基地,为初创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让实验室成果不再“沉睡”。这一举措是郫都区落实“产业建圈强链”战略的重要实践,将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生命周期孵化体系,助力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校地企协同

中试平台与孵化器双轮驱动

活动现场,菁弘集团与蜂鸟智造、中良川工、高福记等区内5家中试服务平台,车库咖啡、成都智优沃等3家孵化器机构以及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将夯实“验证——孵化——产业化”的转化闭环。

郫都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发布!校地企协同打通“最后一公里”→插图3

以本土企业中良川工为例,该公司专注于高精密减速器的研发与产业化。公司副总经理陈菊表示:“此次加入中心,希望对接高校智能制造、新材料技术,解决减速器在极端工况下的技术难题。”作为成都市中试平台认定企业,中良川工未来还将开放减速器性能测试、小批量试制等服务,反哺“成都智造”生态链。

郫都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发布!校地企协同打通“最后一公里”→插图4

早在中心筹备阶段,孵化器代表成都智优沃已提前摸排园区近20家先进制造企业的技术需求,涵盖人才建设、产品升级、产业链合作等。该机构负责人张峻锋表示,未来智优沃将发挥全国16个城市科创园的资源优势,助力中心构建孵化加速与产业化路径,“不仅要帮企业提质增效,更要带动郫都区全域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践验证转化成效

三年目标打造标杆

校地企的协同效能究竟如何体现?在随后举行的圆桌对话中,来自高校、资本、中试及产业领域的专家,围绕“痛点诊断、路径突破、生态构建”三大核心议题分享实践经验。

郫都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发布!校地企协同打通“最后一公里”→插图5

蜂鸟智造合伙人柏辉直言:“中试平台能有效降低科技型企业的早期投入,提高它的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这一模式已在郫都双创企业西蜀智能科技得到验证:西蜀智能科技在菁弘集团、蜂鸟智造等机构的协同支持下,引入高校技术研发的低速无人车,并与新希望乳业、海霸王等企业开展场景试点,成为“原始创新——技术开发——中试验证——产业应用”闭环的鲜活案例。

郫都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发布!校地企协同打通“最后一公里”→插图6

此次活动是郫都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郫都区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本月已相继与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签署协议,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乡村科技等领域协同发力;智能硬件中试基地已累计服务全国500多个科研团队和创新型企业,助力300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产品化。在此基础之上,中心计划3年内新增推动100项高校成果落地。

“通过校地企深度协同,我们将持续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郫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郫都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强引擎”正加速运转,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标杆。

-END-

记者丨邓虹

本篇文章来源于【天府郫都】

成都全城再生资源回收,详情咨询电话:18782191329。欢迎垂询。https://www.prnss.cn/167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782191329

电话咨询获取优惠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