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雾掠过三道堰镇秦家庙村
一座青瓦白墙木雕的建筑悄然矗立
推开大门
金丝楠木特有的幽香
裹挟着千年木作智慧
在1400平方米的展厅里流淌
在这里,你可以
与穿越千年的建筑艺术对话
在这里,你可以
触摸明清家具登峰造极的木作神韵
在这里,你可以
体悟浑然天成的中式营造智慧……
这,就是近期新修建而成的
榫卯博物馆
导航地址:成都翰林文化有限公司
(参观联系电话:18224487744)
步入榫卯博物馆的轩敞厅堂,时光的流速仿佛骤然舒缓。室内藏品达上千件,主要以金丝楠明清古典家具、工艺品摆件以及中式古建筑为主。精巧复杂的榫卯构件、古朴典雅的家具,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中式传统榫卯文化的深厚底蕴。
最令人屏息的,莫过于展厅深处一幅硕大无朋的金丝楠木画板——长达3米,宽逾1米,如此巨大的尺寸与华美的纹理,在楠木收藏界亦属凤毛麟角。光线拂过板面,木纹如凝固的流金,无声诉说着自然造化的雄浑气魄与匠人取材的非凡胆识。
然而,此间最撼动人心的并非器物本身的华贵,而在于一种可触摸的“活的传承”。移步室外,榫卯古建筑展厅便映入眼帘,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静静矗立。目光所及,整座建筑的梁柱斗拱并非冰冷模型,而是从行将消逝的村落中抢救回来的真实古建骨骼。
“这些老构件,很多是从农村寻回的,我们再进行复原。”馆长冯辉良介绍,它们在此经由纯粹榫卯技艺重新组装、补缀,重获新生。手指可真切探入那些凹凸交错的榫头卯眼,感受古人“不着一钉”的营造大智慧——木与木的严丝合缝间,是力与美的千古对话。
博物馆的使命,远不止于保存。
冯辉良说:“我们正筹备沉浸式的雕刻体验,在雕刻师傅的带领下,让来访者,尤其是孩子们,能执刀雕琢自己喜欢的物品。”刻刀游走木面,每一次切削都是与古老匠心的隔空致意。值得一提的是,这份“让手艺可感”的执着,正从博物馆延伸至一座在建的榫卯主题酒店。那里不仅提供栖居,更将成为传统工艺研学的生动课堂——将与学校深度合作,让榫卯智慧与雕刻之美在年轻一代手中薪火相传。
冯辉良心中蓝图清晰:“我们做的,是将榫卯从尘封的历史里请回生活现场,让它成为今人可以触摸、使用、甚至赖以生存的活态文化。”
从金丝楠木的静默华光,到榫卯咬合的千年回响——这座博物馆正在精心构筑一座桥梁。它连接着过往的辉煌技艺与未来的无限可能,让深植于木纹中的东方智慧在此得以重启,而关于传承的故事,正刻入新的年轮。
-END-
图文丨李林颖
本篇文章来源于【天府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