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热在三伏”
今天(7月20日)开始
我国将正式进入“三伏天”
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就要到了
三伏天有30天“普通版”和40天“加长版”。以今年为例,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一共30天,是个“普通版”三伏,打破了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
三伏天是意料之中的热
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
今年入夏两轮持续性高温天气
已经抢了三伏的风头
6月10日-17日
除大邑、崇州、蒲江外
其余区(市)县最高气温
刷新6月极值纪录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
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多地都会开启“蒸烤”模式
伏,指天气太热
宜伏不宜动之意
不少人感觉“三伏天”越来越热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
成都发布独家联合成都气象
为你用大数据盘点
成都的三伏天真的变热了吗?
01
三伏越来越热?
近15年仅2020年气温未超气候均值
成都常年三伏天
平均气温为26.1℃
小布盘点了近65年来气象大数据
自2010年来,除2020年外
其余年份三伏天平均气温
均高于气候平均值
尤其是2021年(26.6℃)
2022年(28.7℃)、2023年(27.4℃)
2024年(27.3℃)三伏期间
平均气温均超过气候平均值
02
成都全年一半高温日
都出现在三伏天
对于成都来说
三伏天是一年中高温最集中的时段
以温江国家气候观象台
近10年观测数据为例
有一半的高温日都出现在三伏天
尤其是2015年、2019年、2021年
所有高温日都出现在三伏天
不止如此
三伏天的热往往还是
让人无法喘息的连轴热
白天高温频繁
导致入夜时的基础气温高
加上湿度大
成都历史同期三伏天期间
平均最低气温都在22℃以上
热意贯穿全天
03
为何三伏天最热?
日照+湿度让体感温度高
五六月份时
虽然太阳辐射增强
但地表和大气需要时间积累热量
因此高温往往呈现间歇性特点
而进入三伏天后,地表已完成热量积累
加之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
形成稳定的晴热天气
此时不仅日照强烈
空气湿度也显著增加
使得昼夜温差缩小
体感犹如“蒸桑拿”
这种“高温高湿”的组合
正是三伏天成为一年中
最炎热时段的关键原因
04
今年三伏天平均气温
较常年显著偏高
小编从成都市气象台获悉
今年三伏天(7月20日至8月18日)
我市平均气温较常年显著偏高
其中,中伏和末伏期间
高温天气较常年偏多
有大范围持续高温出现的可能
三伏天(7月20日至8月18日)
降水量总体和常年持平
降水过程时空分布不均
大概在初伏的中期、中伏的后期
以及末伏的前期会有
比较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出现
05
“三伏天”科学养生
避开这五大误区
“三伏天”防暑降温是重中之重
各种养生方法层出不穷
但并非适合所有人
避开以下五大误区
助你科学养生
虽说三伏天偏热
但其实也是一个正常的气候现象
愿大家以一种平和的心态
迎接它、应对它
科学防暑降温,健康度过三伏
转发周知
提醒身边亲人好友
-END-
来源丨成都发布
本篇文章来源于【天府郫都】